化工学院“三下乡”思政专题志愿者开展淮南工业遗产调研

核稿: 撰稿: 审稿:
     日期:2019-08-25     

    8月22日,化工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思政专题志愿者赴淮南市谢家集区、八公山区,对铁路、煤矿开展社会实践调研,了解该区工业遗产留存现状与转型发展问题。作为学校2019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思政专项课题项目之一,该课题组在淮南市周边开展了持续走访调研,受到师生群众的高度肯定。

向铁路职工了解淮南铁路建设发展历史(摄影:邵中华)

    志愿者来到铁路淮南西站管辖的谢家集站、八公山站、毕家岗站开展走访调研,受到车站负责人的热烈欢迎,志愿者深入学习淮南铁路建设发展历史,并现场参观了解一些铁路老站房、老路线的历史和现状。下午,志愿者赴谢一矿(浅部井)、新庄孜矿调研,了解矿井停产后工业遗产现状和转型发展情况,搜集掌握了必要的一手资料。

    淮南因煤因生、因矿而兴,许多的工业发展都与煤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淮南的黑色煤炭、红色火电,记录了淮南工业的发展历史,淮南工业遗址与现状,都曾是这座城市的地表和代名词。在新时代,随着经济转型、文化发展、文创开发,淮南工业遗产必将成为宝贵的城市记忆和独特风景线。此前,志愿者专门走访了《安徽日报》淮南办事处,实地调研淮南市博物馆、安徽造纸厂、谢一矿望峰岗煤矿等地,联络淮南市经信委工作人员,向有关学者、专家、当事人了解淮南工业遗产现状,搜集了大量调研资料,下一步将继续开展深度调研和资料整理,以期收获淮南工业遗产现状与转型的相关成果。

 

(撰稿、核稿:化学工程学院 钱元、陈璐,徐泽绵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阮进华)

上一条:地环学院赴福建煤田地质局等单位开展调研 下一条:外国语学院赴临泉县开展扶贫慰问活动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