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环境学院开展“世界地球日”系列活动

核稿: 撰稿: 审稿:
     日期:2021-04-25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是每个人都应尽的责任。为培养大学生“节约资源,低碳生活”的理念,响应生态文明发展战略,4月17日至23日,地球与环境学院以第52个世界地球日为契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开展了“一体四翼”系列地球日活动。

    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地图大家画,我和地球合张影

    22日上午,学院在图书馆前广场开展“世界地图我来画”地球日科普活动。活动将世界地图划分为20个区域,抹去行政划分,由各学院48位学生进行认领,分别作画。本次活动以提升同学们“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目的,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地域分布,熟悉地球环境,树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面临诸多共同挑战,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的观念。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蔓延,再次充分印证了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活动最后将各个区域进行拼凑,更加有效地提升了同学们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活动现场

    “竞”翼----比超地学技能,提升实践能力

    17日至18日,校第四届地质技能竞赛分别在天工楼和志远楼举行。大赛分为专业组和非专业组,来自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矿业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学院、空间信息与测绘工程学院近170名同学参加了比赛。比赛旨在以赛促学,提高同学们的地学综合技能与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营造校园科技文化氛围。

笔试现场

     “美翼---观赏矿石标本,领略自然之美

    20日上午,学院在静远楼地学博物馆展厅开展“小石头,大能量”--矿石标本展览,来自不同学院40名师生代表参加了展出。本次展出涉及多种矿物标本,形态各异,各类标本千姿百态,五光十色,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眼球。讲解员先从地质年代说起,带领参观者回望了四十多亿年的地质历史;接着从淮南地层开始讲解,解释了煤田的由来;最后带领大家逐个参观了展厅里的矿物标本,充分展示了地球的“硬核”之美。参观者纷纷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对地学专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提高了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展览现场(拍摄:陈春江 孔丽林)

     “宣翼----宣传地球知识,共护地球资源

    22日下午,学院在至诚体育场举办世界地球日宣传暨知识竞答活动。学院大学生科普志愿者以地球科普课堂、主题征文和图片展示、专题展板讲解、签名、发放宣传资料、有奖问答、播放音像资料等多种方式向过往师生讲述地球故事,普及地球资源、大气环境、水资源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呼吁师生珍惜地球资源,积极参与到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的行动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绿色、低碳生活。

     “识翼---学习地球物理方法,为地球准确把脉

    22日晚,学院邀请学院白泽博士在静远楼406教室开展了世界地球日主题知识科普讲座,来自各学院100多名学生参加了活动。讲座中,白泽老师从人类对地球认识的历史谈起,强调保护地球先要认识地球,介绍了当前认识地球的相关物理探测方法与原理、地球结构探测与地震灾害预报的定义及地震学学科的研究方向。白泽老师还提出了有关日常生活中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减少塑料袋类塑料产品的使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随手关灯关水,节能减排、爱护绿化等。

    每年的“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以及“世界环境日”等专题环保志愿宣传活动已经成为学院的特色,学院通过举办相应活动进行科普宣传和专业实践,将专业特色同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紧密结合,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撰稿、核稿:地环学院 张士林、王东磁,盛鹏飞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阮进华)

上一条:计算机学院博士招聘面试工作圆满完成 下一条:空间信息与测绘工程学院分党校第十三期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顺利开班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