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返家乡 筑梦正当时——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开展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核稿: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徐关怀 撰稿: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丁成龙 审稿:党委宣传部 李长虹
资料来源: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日期:2025-02-19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践行使命担当,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组织寒假返家乡学生开展了形式多样、成效显著的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力量服务地方、奉献社会。

平安春运 铁路同行

春节期间,铁路迎来人流高峰,学院学子积极响应号召,投身于春运铁路服务工作中,为归乡旅客及铁路安全运行贡献力量。在安徽合肥站,电子22-3班王雨佳同学主动加入“火车头志愿队”,热心为旅客解答疑问,协助维持进出站秩序等,极大地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以自身实际行动保障了“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目标的实现。

学院学子志愿服务春运现场

美育润童心 护苗在行动

童年是个人精神体系的形成开端,学院学子积极帮助孩子们丰富童年乐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通信24-1班胡甜甜、自动化23-1班余婧贤等8位同学积极参与家乡“红领巾讲堂”活动,通过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增长小学生的知识面以及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在助力家乡教育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学院志愿者参与家乡“红领巾讲堂”活动现场

党员笔记凝智慧 细致整理显真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自动化23-6班冯靖然主动参与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的党员笔记整理志愿服务活动。这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让学生触摸到了历史的脉络,感受到了共产党员们坚定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还提升了自身的理论素养,更彰显了安理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关注文化遗产 做薪火相传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学院学子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工作,让文明的火把代代相传。电气24-3班学生刘怡然主动加入含山县龙灯文化的宣传保护,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到龙灯文化的历史渊源、龙灯种类、制作工艺、民俗活动及表演形式,还让学生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性,增强了民族文化自豪感。

我以行动绘安理 安理因我添华章

值此80周年校庆筹备之际,学院数十名同学主动担当,积极联络家乡中学,开展线下校园文化宣讲。他们精心策划准备,通过分享学校历史、学术成果、特色活动等,生动展现安徽理工大学魅力。学生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为学校代言,也为自身成长积累了宝贵经验。

学院学子参加“返家乡”实践活动现场(摄影:学生提供)

此外,学院学子还积极投身到禁燃禁放宣传、文明祭扫宣传、献血志愿服务、环保宣传、农村普法宣传、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等“返家乡”寒假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撰稿: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丁成龙

核稿: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徐关怀

编辑:党委宣传部 夏雅凤、陈颖

审稿:党委宣传部 李长虹

上一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下一条: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 | 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开展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