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厚植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7月1日至5日,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级专项“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队赴合肥、安庆、淮南等地在寻访中感受科技报国之心,在宣讲中弘扬科学家精神。

实践团参观安徽省科技馆
追寻红色足迹,脚踏实地思不殆
在安徽省科技馆,实践团通过瞻仰中国近代科技复兴和崛起之路,深入了解我国核事业从零开始,逐步走向强大的艰辛发展历程。参观结束后,实践团队成员表示,作为新时代新青年,应传承并弘扬科学家精神,铭记并践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实践团采访曾经工作于中核211厂的科技工作者
探访红色初心,听前辈峥嵘历程
221厂(又称青海矿区)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居住在合肥市蜀山区五里墩团的89岁王文广老人曾作为科技工作者在这里工作。实践团来到王文广老人家中,零距离亲密接触这位科技工作者,认真聆听老人讲述科技攻关的峥嵘岁月,感悟科技报国的赤诚之心。

实践团参观邓稼先生平陈列馆
赓续红色血脉,争做时代新青年
邓稼先生平陈列馆是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安庆市邓稼先生平陈列馆,实践队员详细了解邓稼先的生平和家风传承,以及我国原子弹、氢弹研制的艰难过程。通过参观学习,实践队员纷纷表示,加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继承发扬前辈的革命精神,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新时代新青年。

实践团宣讲科学家精神现场
践行红色精神,笃行不息悟精神
结合团队寻访、学习和感悟内容,实践团还深入淮南市安理社区等地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通过讲述老一辈科学家的感人事迹,生动展现科学家们胸怀家国、不畏艰难的奉献精神。此外,宣讲还设置了互动问答、趣味实验等环节,让小朋友们在科普推广中,培养“爱科学”“懂科学”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