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手印里启新程 青衿笔下绘乡兴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实践团解码小岗村三产融合振兴密码

核稿: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衡连伟 撰稿: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兰世豪、张悦文 审稿:党委宣传部 李长虹
资料来源: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日期:2025-07-07     

为探寻改革初心,解码“红手印”背后的改革基因,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培育时代新人,7月3日至5日,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承红手印之志,启新乡村之程”实践团走进凤阳县小岗村,解码小岗村三产融合振兴密码。

实践团首先来到大包干亲历者后代关正景家中,煤油灯旁的旧账本与墙上的“红手印”复刻件隔空对话。“父辈按下红手印时,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在关先生的讲述里,18枚红手印不仅是脱贫的契约,更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图腾。

重温“大包干”历史现场

离开关先生家后,实践团重温“大包干”历史现场。“当年农家”茅草屋内,土灶台、红手印雕塑、农具陈列、古法榨油作坊……一件件带有岁月痕迹的物品、逼真的场景复原将大家带回“大包干”的火热历史现场。

随后,实践团来到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感悟沈浩精神。陈列馆里,静静陈列着磨损的布鞋、泛黄的工作日志与小岗村今昔对比图构成精神坐标。当讲解员说到“沈浩书记用六年青春把‘烂泥路’修成‘致富道’”时,实践队员读懂了“扎根基层”四字在新时代的重量。

实践团还先后赴葡萄种植园、盼盼食品有限公司、谷优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听取了农户的讲解和公司技术人员的介绍,感受小岗村融合发展新貌。

参观葡萄种植园(摄影:兰世豪)

从突破体制谋改革的“精神密码”到务实为民谋发展的“进阶密码”,实践团全方位感受小岗村的昨天和今天,对立足品牌优势和独特资源禀赋、围绕“一产做优、二产做强、三产做旺”的小岗村的明天更加满怀希望。

撰稿: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兰世豪、张悦文

核稿: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衡连伟

编辑:党委宣传部 夏雅凤、陈颖

审稿:党委宣传部 李长虹

上一条:寻迹青阳探古韵 躬身实践传非遗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徽韵青阳,薪火相传”中华文化传承实践团开展文化传承保护实践调研 下一条:闸下毫厘守护淮河安澜 庄台灯火映照百姓心声 | 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蒙洼蓄洪区青春建功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