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模式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探索——记2014级测绘学院优秀班主任黄红兵

核稿: 撰稿: 审稿:
     日期:2015-11-22     浏览量:
    黄红兵2014-2015学年担任2014级遥感2班班主任。他从大学一年级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出发,结合自己作为大学英语老师的专业背景,在借鉴管理学“SMART”原则的基础上,探索班主任工作“SMART”模式,即“以真诚为中心,以专业为导向,以活动为基础,注重涟漪效应,合理分配时间”的工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

   
测绘学院2014级优秀班主任黄红兵(图片来源:测绘学院)

    以真诚为中心(sincerity-focused),平等沟通

    90后大一新生处于web2.0网络模式下,教师不再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师也不再是他们心目中的唯一权威。在此背景下,构建新型大学校园“班主任+学生”关系模式对教育工作者是个挑战。黄红兵老师坚信真诚是有效沟通的核心。只要心怀真诚,就能走近学生,更快走进这个班集体。

    2014级遥感2班的32名男生来自全国各地,成长背景各不相同,性格各异。四名女生分住两个寝室。为了增进和同学们间的相互了解,黄红兵在新附1104教室召开了第一次班会,开诚布公地介绍自己,坦诚地和同学们分享自己大学阶段取得的成绩和缺憾,分享了自己如果有机会如何重新过一次大学生活,针对缺憾会采取哪些补救措施,以期能对同学们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不论是在和班长、团支书等班干部的工作交流中,还是和其他同学的个别谈话中,黄红兵都始终恪守“以真诚为中心”的原则,力所能及的解决班级问题。

    以专业为导向(major-oriented),夯实基础

    黄红兵老师在班会中以及和部分同学的单独谈话中了解到,班上大部分同学的大学学习目标不清晰,自身定位不合理,其主要原因是不少同学由高中阶段紧张的“监督学习模式”切换到大学阶段的“自主学习模式”表现出严重“水土不服”,不知所措。

    为了强化大学英语学习,黄红兵要求班委中英语基础较好的李昕同学在晚自习过程中,承担单词学习推送任务。在黑板上写上要背的单词,听写后收上来交由班委批阅,然后再把结果反馈给大家。同时,他精心选排了一些美文,印发给班上每一位同学当作课外英语阅读材料,并建议大家背诵美文,同时在作文网上建了班级组,组织同学们在线提交作文,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由清华大学命题“We are what we read”的全国大学生作文比赛。

    以活动为基础(activity-based),丰富学习

    集体活动可以适当缓解学习过程中的紧张和压力,也能有效增强同学间的了解和班级凝聚力。为了帮助同学们丰富大学生活。大一下学期,黄老师联系了淮南匹克专卖店,让同学们在和商家进行洽谈赞助的过程中,学习人际沟通的技能。

    注重涟漪效应(ripple-effect),拓展能力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之举,更不能搞“学习大跃进”。黄红兵老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从涟漪效应(ripple-effect)视角,以词汇量(高中英语3300词、大学英语四级4500词、六级和考研5500词)为例,详细解释词汇量的积累不能大跃进,聚焦高频核心词汇,涟漪般往非高频词汇扩散,每天三至五个单词足矣。

    班风的建设也离不开涟漪效应理论,尤其体现在晚自习的出勤管理方面。不请假缺席自习的同学多了,自然会造成不良影响扩散开来。黄红兵每周都会安排至少两次深入到自习室,有时带着教材和同学们一起看书备课,有时仅仅在窗外或是门口驻足清点人数,有时走进自习室看看同学们自习的科目,有时和个别同学聊聊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合理分配时间(time-allocation, 乐学乐活

    在随堂听课、晚自习教室和寝室的走访过程中,黄红兵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存在时间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例如有同学早上早起困难,进而导致上午前两节课匆匆忙忙赶到教室,个别同学甚至三四节课也紧紧张张到教室,有的同学晚自习一整晚都在做高等数学抑或大学物理题目,也有同学自习期间边看书边听音乐……这基本都是时间分配不合理的表现,这些都或多或少在一定程度上给学习带来了负面影响乃至阻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黄老师经常在班级QQ群、自习室等不同场合提醒同学们学会合理分配、高效利用宝贵的大学时光。

    大学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习只是学生大学生涯的一部分,只有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一年以来,在黄红兵老师的指导下,大部分同学找到了学习的目标和兴趣,学会了关心、照顾他人,班级干部也积极主动组织同学开展了各种文体活动和志愿者活动。2014级遥感2班已成长成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团结和睦的大集体。

撰稿、核稿:学生处 王冰洁、测绘学院 马晓娜,学生处 涂有胜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董淑平)

 

上一条:用爱为生命接力——记我校第二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马晃晃 下一条:筑梦战队:有梦想,一切皆有可能——全国结构设计大赛“一等奖”获奖团队背后的故事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