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殷慈,很拼很闪耀!

核稿:施培松 撰稿: 审稿:施培松
     日期:2023-02-23     浏览量:


         张殷慈,中共党员,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职业健康安全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主持1项安徽省高等学校研究生科研项目和1项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参与导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和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项。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6篇,其中有2篇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达到7分以上。此外,一共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3篇。截止到目前,已获授权1项国家发明专利,排名第二;另申请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已在实审修改中。2020-2021学年荣获安徽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和优秀研究生干部荣誉,连续三年获博士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2021-2022学年获得国家奖学金。




1

重返校园:不忘初心,热爱为先

张殷慈的父亲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从小因为父亲的熏陶,她一直渴望着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在高考结束后,她便毅然踏上了学医的道路。2011年本科毕业后,她进入淮南新康医院检验科,成为了主管检验师。检验科的工作需要使用很多仪器,掌握基本的医学知识,知道如何操作仪器就可以基本完成工作。但是随着先进医疗技术手段越来越多,个人知识的逐渐弱化,张殷慈感受到了科室工作的单一和枯燥,她也发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很难再进一步。在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时隔6年,张殷慈决定重返校园继续深造。



          在明确考研目标之后,张殷慈就开启了一边备考一边工作的生活。“科室一般都是上午比较忙,所以我会尽量挑下午的空闲时间看书复习。”张殷慈说。为了方便备考,张殷慈把书直接带到科室,有时间就会拿出来看看。下班回家后,她也会安排时间学习。平常值晚班的时候,她更是会通宵学习,靠着自己对时间的严格规划和坚持不懈的学习,备考三个月后,张殷慈成功来到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专业攻读研究生。

          读研期间,张殷慈感受到了科研的魅力,她也因此再度踏上了考博的道路。但考博的过程却比考研要艰难许多。除了论文的硬性要求外,博士期间研究课题的提前规划以及面试汇报时对英语的要求,都让张殷慈犯难。但是工作的扎实积累、研究生期间的优异成绩给了她很大的底气,她很快就锚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作为自己的博士方向,并最终得以继续在安理深造。工作六年,丰富的工作经历给张殷慈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每天的检验工作培养了她提前规划的意识,大量工作一线经验的观察锻炼了她的动手能力和严谨态度,这些也随之贯彻到她博士的学习过程中,并对博士期间的实验操作和课题规划起到很大的帮助。事事准备事事先,抱着这样的研究精神,张殷慈脚踏实地,以热爱为动力,在科研路上越走越远。



2

继续深造:披荆斩棘,突破自我


 

张殷慈在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6篇高水平SCI论文。此外,她曾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研究生科研项目”和“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等。这些项目大多都在研究如何使一些药物更快更有效地治疗人类疾病,这也是她作为一名医学博士肩上扛起的一份责任。多次主持和参与项目的经验让张殷慈成长了许多,不仅在标书书写上得到了很大的训练,在参与课题的过程中,还锻炼了自己设计课题、做实验、发表文章和写专利的能力。这些宝贵的经验使得她在研究方法和思考方式上都更加地深入,也正是因为这些锻炼而成长。





        张殷慈的科研工作具有连贯性,肝癌细胞的研究既是她的硕士论文主题,也是她博士研究课题中的其中一项。作为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肝癌的致死率占全球的55%,寻找新的治疗方案成为降低发病率和致死率的主要方向,在这个领域内,张殷慈分别探讨了抑制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方法、如何解决药物治疗肝癌时出现的耐药性以及用纳米药代替普通药物等相关内容,并有了新的发现,成功发表论文《Oxaliplatin and Gedatolisib (PKI-587) Co-Loaded Hollow Polydopamine Nano-Shells with Simultaneous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Action to Re-Sensitize Drugs-Resistan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o Chemotherapy》(奥沙利铂和吉达利塞(PKI-587)共载空心多巴胺纳米壳,具有同时的上游和下游作用,使耐药肝细胞癌对化疗重新敏感)。读研期间,张殷慈是将PKI-587(一种高度有效的PI3K/mTOR双重抑制剂)和奥沙利铂抗癌药物(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的联合直接作用于肝癌细胞和荷瘤小鼠上,并观察是否能够抑制肝癌的进展。但是基于普通药物可能会存在没有靶向性、缓释性不强、毒副作用较大这样一个问题,她开始思考能否制作成恰好可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纳米药来代替普通药物。有了这样的想法,她博士期间延续硕士课题继续深入研究,最终发表了上述论文并在2020年成功将制作纳米药作为一种技术,获得“一种纳米递送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国家发明专利在这项发明中的H-PDA NPs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中空结构,因此有更高的装载效率,可以长期和持续释放OXA和PKI-587,并且它们的释放率保持在稳定水平,避免了早期的突发释放并保持暴露于细胞的药物在固定的比率,有利于药物的持续性作用,取得了极大的抗肿瘤功效,这对于未来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将更加有效地治疗肝癌患者。


此外,作为职业安全健康专业方向的博士,张殷慈2022年成功发表了SCI论文《Difference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ulmonary toxicity of nano- and micron-sized respirable coal dust》(纳米级和微米级呼吸性煤尘特性和肺毒性的差异)。煤尘(CD)颗粒的特性影响CD的吸入,从而引起煤工尘肺(CWP)。CD纳米颗粒(CD-NPs,<500纳米)和微米颗粒(CD-MPs,<5微米)是可吸入CD的组成部分。然而,CD-NPs和CD-MPs在理化性质和肺毒性方面的差异尚不清楚。为了得到答案,张殷慈开启了从煤层中提取纳米级CD颗粒的旅途。首先她联系了在矿上上班的朋友,并一起采集CD。为了得到符合粒径要求的纳米级CD颗粒溶液,她采用了18000目的筛网进行溶液过滤。她先是想到了异丙醇、乙醇等溶液作介质,但多次试验后发现过滤后的CD粒径达不到课题要求。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去离子水可能是更有效地介质。根据多次的研究经验,张殷慈摸索出最佳过滤模式,以去离子水作为介质成功提取出了复合课题要求的纳米级CD颗粒。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莫尔文纳米粒径电位计、能量色散光谱、红外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分析了CD的粒径、Zeta电位、元素组成、氧自由基和官能基团等特征。并进一步研究证明了 与CD-MP刺激相比,CD-NPs刺激导致更明显的急性和慢性肺毒性。这些影响包括急性炎症反应、线粒体损伤、焦亡和坏死,以及由上皮-间充质转化诱导的更多肺纤维化。




        近六年的科研道路让张殷慈养成了在空闲时间看公众号上文献的习惯,同时还总结出一套发表论文时的方法和建议。首先,在寻找期刊时要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荣誉性,要考虑期刊的质量。其次,在准备课题时要有自己想要研究的一个大致的方向,可以寻找有经验的老师、同学一起协作完成,与他人合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在写论文方面,对于研究性的论文,最重要的就是写自己的研究背景和需要讨论的地方,这是重点、难点,也是亮点。但掌握了书写论文的步骤与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在张殷慈看来,想要在科研的道路上有所成就,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实事求是。实验是严谨的,要做好每一份实验记录;同时,实验的过程也是漫长的,想要验证猜想便要受得住孤独与失败。




3

不断前行:历经千帆,前途似海


路漫漫其修远兮,回顾重返校园六年的跌跌撞撞,张殷慈有很多要感谢的人。在学校里,不仅有倾囊相助的导师,还有热情互助的伙伴。导师唐小龙在张殷慈写课题和标书时就给予了很大的指导,带领她阅读有关的文献,帮助她设计出最新颖的课题。2020年硕士毕业,因为疫情没有回校拍毕业照,张殷慈深感遗憾。后来赶上2021年毕业季,导师提出补拍毕业照。重新穿上硕士服的张殷慈和导师同学们一起,在镜头下绽放笑颜,结束了这份遗憾,心底也洋溢着浓浓的暖意。同事的帮助也令张殷慈难以忘怀。在博二开学前的暑假,因为需要构建体内外尘肺模型,实验进程非常紧张。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一个师妹主动留下帮助张殷慈,两个月的暑假她们没有休息一天,每天都会安排满满当当的实验。张殷慈感慨,虽然辛苦但很充实,最后不仅体内外尘肺模型也构建成功,其他相应实验也进展十分顺利,收获满满!



         学校里,张殷慈是认真严谨的女博士;家庭里,她是温柔的两个孩子的妈妈。回归生活,张殷慈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在她求学路上,一路相伴。张殷慈与笔者分享,平日里为了让她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科研当中,婆婆不仅帮她照顾两个孩子,还做饭和家务一力承担。去年她有一次因为流感发高烧,婆婆更是贴心照顾,丈夫每天上班回来还会给她煮姜茶,买各种开胃小食。丈夫和婆婆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张殷慈很快康复,“家是我永远温暖的港湾和前进的动力!没有家人帮我分担家里的琐事,我不可能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科研工作中。”张殷慈如是说道。


  当在谈到对未来的规划时,张殷慈说:“毕业前到明年三月份这段时间我应该会集中精力去申请和设计省自然基金和国家青年基金的课题,准备预实验。我更喜欢把最眼前的目标定在前面,然后努力完成这个目标,再计划下一步该怎么走,怎么做。”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张殷慈还是有一点遗憾,没有一开始就坚定地选择考研,工作六年后又重新拾起书本,让她感受到很大的压力。但也正是这样,历尽千帆过后,她得到了更好的历练,也收获到更好的自己。“一开始选择重返校园是因为觉得检验科室工作很枯燥很单一,在后面的科研生涯里,我发现科研生活虽然忙碌,但花大量的时间去做实验,需要日复一日地反复修正实验数据,也并不是那么多精彩丰富。但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然后不断学习获取进步,在这些日复一日的努力里追寻到自己的意义。”张殷慈如是说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是张殷慈的座右铭,她说人生一定要有一个不断确立目标的过程,从眼前的小目标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虽然对于未来的工作还没有明确的计划,但张殷慈目前会继续准备科研项目和课题,她也一定会在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断求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核稿:施培松

编辑:李林

审稿:施培松

上一条:冠军!冠军!安理第一“跑男”! 下一条:代码能手!竞赛赢家!她是推免offer收割达人!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