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9日,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旸、团委负责人、学院老师带领学院暑期三下乡“扶苗助长”帮扶团、“微孝微善”敬老团、“两学一做”宣传团、“魅力青春”文艺团、“互联网+农业”服务团、安全知识宣传团、爱国主义教育团等7支实践团队,共40余名志愿者赴淮南市凤台县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

学生新党员和农村老党员召开“两学一做”交流会
两学一做,树立党员模范
7月7日上午,理学院志愿者“两学一做”宣传团走进凤台县三里沟村召开学习座谈会,学院5名学生新党员和三里沟村的4名老党员就“两学一做”进行了深入交流。学生会主席徐何军说:“作为一名学生新党员,又是学生干部,我在班级工作和学生会工作中以身作则,乐于助人,带领同学们主动学习,参加社会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上全面发展。”三里沟村老党员胡泽成说道,“我是一名老党员,几十年的党龄了。在平时生活中,认真学习《党章》知识,在实际中以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尽自己努力帮助村里人解决生活经济困难。”座谈会现场,大家积极发言,分享自身经历,受益颇深。青年志愿者学习了农村老党员的优秀事迹,表示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认真践行“两学一做”,真正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理学院向三里沟村贫困孩子捐赠爱心书籍
扶苗助长,关爱农村儿童
7月7日下午,理学院“扶苗助长”校级重点团队先后走进凤台县三里沟村、凤台县儿童福利中心,为贫困小学生送去爱心书籍,为折翼天使送去爱心。
在三里沟村会议室,志愿者为村里的10名留守儿童送去了爱心书籍,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做一个乐于助人、服务社会的好孩子。孩子们也纷纷表达了对志愿者的感谢之情。 在儿童福利中心,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带去了牛奶、面包等食品,亲自分发到每一个孩子的手上。志愿者还带领孩子们画画,大家大手握小手,用五颜六色的彩笔在画纸上画下小树、小草、可爱的小朋友……,共同描出一幅幅梦想图。志愿者还为孩子们表演了现代舞《barbarbar》,孩子们喜笑颜开,现场笑声一片。

志愿者和老人们合影留念
微孝微善,弘扬敬老美德
7月8日上午,理学院“微孝微善”敬老团走进凤台县凤凰养老中心,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该养老院成立20多年,共有老人61人。刚到敬老院,志愿者们纷纷走进房间搀扶老人到食堂就坐集合,陪老人亲切交流,嘘寒问暖,关心老人们的日常起居生活。由于夏天炎热,志愿者为老人带去了西瓜,并将切好的西瓜送到老人的手中。老人们十分感动,看着志愿者开心地说“谢谢!”。志愿者们为老人带去了一场精彩的文艺表演。万梦为老人演奏了小提琴曲,悦耳动听,清脆悠扬;手势舞《感恩的心》表达了对老人们的敬爱之情;歌伴舞《国家》唱出了老一辈人民热爱祖国的心声;现代舞《barbarbar》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志愿者们的青春活力。

志愿者们体验农活,参与生产实践
“互联网+”助力农业发展
7月8日下午,理学院“互联网+农业”校级重点团队来到凤台县三里沟村种植基地,为农民带去新媒体技术,为农产品的对外宣传和市场销售打开新渠道。志愿者刘勇向村民们现场操作了手机APP、微信和网站等新媒体技术在农产品宣传和销售方面的功能,希望可以帮助三里沟村的蔬菜基地打造成一个农产品的特色品牌,为农民谋福利。村民们对新媒体技术很感兴趣,希望学院志愿者们能长期和村里保持联系,用专业知识和新技术助力村里的农业发展。理学院在三里沟村还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将三里沟村作为长期的社会服务地点,让广大学生学有所用,用自己的点滴力量助力农村发展。

志愿者向青少年宣传安全知识
安全知识,呵护儿童成长
7月8日傍晚,理学院安全知识宣传团走进凤台县西城河公园宣传青少年安全知识。志愿者们就青少年夏季防溺水、日常安全饮食、交通安全等知识向市民作了口头宣传讲解,并分发了宣传单,希望广大市民高度关注青少年安全,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市民对志愿者的宣传活动表示纷纷支持和赞赏。

志愿者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摄影:冷金兰)
红色教育,传承爱国精神
7月9日上午,理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团一行12人走进凤台县烈士林园,在听取了遇难同胞的英勇事迹的介绍后,志愿者向烈士深深鞠躬,表达悼念之情。志愿者们在侵华日军三里沟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前重温了入党誓词。大家高举右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此次活动中,理学院领导班子、院团委、学生会、各班级支部积极参与,认真策划,深入实践,紧扣活动主题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们利用所学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智慧和能力,为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奉献点滴力量。
(撰稿、核稿:理学院 冷金兰、张旸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董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