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母校情:校友程安东、赵岸青给母校的贺信

核稿:合作发展处 刘艳 撰稿:合作发展处 马帅 审稿:党委宣传部 李长虹
资料来源:合作发展处、校友会、教育发展基金会      日期:2025-10-09     浏览量:

在学校迎来了建校80周年的重要时刻,陕西省人民政府原省长、采矿系1962届校友程安东,中央纪委原派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纪检组组长、曾在学校工作十年的赵岸青,虽因年事已高未能亲临母校,但仍以亲笔贺信表达了对母校的深厚情谊与美好祝愿。

在贺信中,两位校友动情地翻阅了记忆的篇章。他们回忆起在母校求学、工作时光,一草一木恍如昨日,他们深切感言,正是母校“团结、奋进、博学、奉献”的校训,铸就了他们人格的底色,奠定了他们事业的基石,成为一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无论行走多远,母校永远是精神的家园,是心中最温暖的牵挂。

程安东——虽耄耋之年,对母校的牵挂未曾稍减

母校的各位领导、全体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欣闻母校安徽理工大学即将迎来建校八十周年华诞,心情无比激动。我因事务缠身,难以亲赴盛典,然心与母校同频,情随淮水共涌。谨以笔墨为舟,携毕生感念,向母校致以最热烈的祝贺与最深切的祝福!

八秩征程,风华粲然。母校自1945年肇基启业,虽几经迁址、数易其名,然“工业报国”初心不改,“团结、奋进、博学、奉献”校训精神历久弥新。从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到今日省部共建的特色高水平大学、安徽省“双一流”培育高校,母校始终以能源强国为己任,深耕煤海、求实创新,培育了35万余名英才,五位本科生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近年来,母校聚力“双一流”创建,积极践行“三有三进三到”办学理念,推深做实“四个融入”发展战略,高能级平台迭出,科研成果丰硕,招生投档线连年跃升。作为校友,我每闻母校捷报,无不倍感自豪!

追忆往昔,母校恩泽铭刻于心。1962年,我从母校采矿系毕业,投身于江西萍乡的基层工作,承蒙组织与人民的信任与培养,有幸逐步走上多个领导岗位,直至在陕西担任省长。母校赋予的知识底蕴与精神品格,始终是我事业前行的坚实基石。现在虽身居西安,未能亲睹大会盛况,但我对母校的牵挂未曾稍减。去岁春,袁亮校长赴陕相聚,我欣喜于母校“双一流”创建的蓬勃气象;陕西校友会换届时,我亦勉励年轻校友们践行校训,助母校美誉响彻三秦;今岁捐设“晨露奖学金”,以微薄之力反哺皖籍学子,愿如晨露润苗,助后辈成才。此皆因我深信:校友与母校,乃根叶相连、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八秩华诞,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愿母校早日实现“双一流”伟业,为民族复兴培育更多栋梁!我虽耄耋之年,仍当竭诚关注母校发展,永怀赤子之心。

最后,诚祝母校建校8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师友身体康健、事业顺遂!愿安理学子茁壮成材,续写新时代“工业报国”华章!

赵岸青——十年校园岁月,把对母校的情刻进职业底色

母校的各位领导、全体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

时维金秋,序属国庆。欣逢母校安徽理工大学建校八十周年华诞,我谨携家人,并以老校友的身份,向母校谨致最热烈的祝贺与最诚挚的祝福!

滋兰树蕙,桃李芬芳。80年来,母校坚持扎根江淮大地,在筚路蓝缕中奋起,在改革开放中奋进,在时代大潮中搏击,逐步发展成为行业特色鲜明、创新亮色彰显的省属高水平大学,为国家能源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时代,母校勇担教育强国使命,提出创建“双一流”发展目标,取得一系列标志性发展成就。回望八秩征程,母校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辉煌成就的见证者,更是科技兴国、人才强国的坚定参与者与贡献者。

追忆往昔,历历在目。在我一生中,曾在多个地方,多个单位和岗位工作过,留下了收获和珍贵的回忆,但我最难忘的是从1978年至1988年的十年时光在安理大的工作历程。我有幸把一生最宝贵岁月留在淮南矿院可爱的校园。母校对我的精心培养,各项工作的历炼,以及优良校风对我的锻造,使我逐步走向成熟,为我后续的职业生涯,包括煤炭行业管理,中央纪委派驻纪检监察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因年事已高,未能亲临盛典,共襄盛举,畅叙情谊,成为最大的憾事。但我始终通过各类渠道密切关注着母校的发展,为母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每一项新成就、新突破而感到由衷欣喜。

八秩华诞,是母校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迈向未来的历史新起点。我坚信,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母校必将继往开来,再谱华章,早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作为校友,仍将一如既往地心系母校,竭尽所能支持母校发展。

最后,祝各位领导、老师和校友健康顺利,祝各位同学健康成长,早日成材,祝母校八十周年庆祝活动圆满成功!

程安东、赵岸青两位校友的贺信,不仅寄托着对母校的深厚情谊,更生动诠释了安徽理工大学八十载“校友与母校同频共振、共生共荣”的精神传统。校庆期间,贺信以展板形式展出,引返校校友驻足回望青春、感念培育,也让在校学生透过文字与学长隔空交流、感受“安理精神”。这两封贺信如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承载校友对母校的真挚情感、点燃学子奋斗信念。程安东更在信中寄望“擦亮能源报国接力棒”,赵岸青表达“将母校赋予的坚韧传递给下一代”,这些真挚话语让母校看见学子秉持“团结、奋进、博学、奉献”校训的担当,让校友感知母校的温暖与起点意义,更让年轻学子读懂精神传承需在嘱托中接续书写、迈向远途。


撰稿:合作发展处 马帅

核稿:合作发展处 刘艳

编辑:党委宣传部 夏雅凤、陈颖

审稿:党委宣传部 李长虹

上一条:学校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线上评估启动会 下一条:八秩安理同欢庆 舌尖盛宴暖校园——安徽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校园美食文化节盛大启幕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